|
冯了性被民间誉为一代“佛山药王”,即使经时四百多年,其钻研精神以及对中 医药行业作出的贡献仍意义深远。
冯了性 冯了性,明末清初著名医药师,字嘉会,生于明崇祯三年(1630年),祖籍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荷塘乡龙田村,后赴山上古寺拜师学艺,被赐予法号“了性”。经过多年潜心研究,冯了性完善家父创制的药酒配方,后改名为“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”。康熙三十四年(1695年)乙亥十一月十一日,冯了性病故于佛山,享年65岁。 《冯了性研药图》 冯炳阳 冯国琳,冯了性父亲,字炳阳,生于明万历十七年(1589年),冯炳阳精通医道和药理,于佛山经营药铺,凭借多年行医实践,创制出一种医治跌打劳损、腰腿酸痛的药酒,取名“万应药酒”,于清康熙十四年(1675年)病故于佛山,享年87岁。 清顺治十六年(1659年),冯了性继承父业,为感谢佛门高僧的赐教,将父亲始创的“万应药酒”改为“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”,将店名正式定为“冯了性药铺”。“识就冯了性,唔识就误了命”,这一“广告词”曾在佛山地区广为流传,不仅有广而告之之意,同时又能体现医者的人文关怀。因药酒的疗效更佳,购买的人络绎而来,药酒的销售日渐成熟,冯了性即拆棚盖瓦,不断发展壮大“冯了性药铺”。 |